论述类文本阅读题。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是贫困人口摆脱贫困最直接、最有效、最可持续的办法。

01-30
摘要: 论述类文本阅读题。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是贫困人口摆脱贫困最直接、最有效、最可持续的办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大就业扶贫力度,加强劳务输出地和输入地精准对接,稳岗
论述类文本阅读题。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是贫困人口摆脱贫困最直接、最有效、最可持续的办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大就业扶贫力度,加强劳务输出地和输入地精准对接,稳岗拓岗,支持扶贫龙头企业、车间尽快复工,提升带贫能力,利用公益岗位提供更多就近就地就业机会。”我们要努力为贫困人口提供就业机会,帮助贫困人口摆脱贫困、实现自我价值、创造社会价值,确保完成决胜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组织贫困地区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就业。劳务输出是贫困人口解决就业问题、摆脱贫困的重要手段。要深入基层村社和农户,开展“送政策、送信息、送技能、送岗位”等活动,把各项政策和培训计划、岗位需求等信息送到群众家门口,做好有组织劳务输出。比如,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最近3年每年平均输出劳动力50 万人,其中有组织外出务工约占七成,务工收入已经成为该州贫困群众最直接、最有效的增收方式,人均年劳务收入2 万元以上,实现了“输出一人,脱贫一户”的目标。
促进就业扶贫与产业发展相结合。推进就业扶贫,一定要与产业发展相结合,为就业扶贫奠定坚实基础。一方面,努力把扶贫车间培育成产业和就业扶贫的企业,推动扶贫企业形成产业链,促进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贫困地区梯度转移,为贫困地区开展就业扶贫注入新动力。另一方面,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园建设,推动创业带动就业脱贫。例如,贵州省正安县曾经是农村劳动力输出县,后来在政府支持下建立了返乡农民工吉他产业园,极大促进了农村贫困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和脱贫。
推进农业产业扶贫。农业产业扶贫是促进农民增收、稳定农民就业的重要途径。应加快推进农业产业组织化,探索建立大企业支撑带动的产业发展格局,提高农业抗风险能力。鼓励、引导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引领探索形成“公司+农户”“万企帮万村”等精准扶贫模式,稳定农产品产量和农民收入预期;以农民专业合作社为基础形成“合作社+农户”模式,有效汇聚农户力量;以电商发展为基础形成“互联网+农户”模式,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促进农民参与产业分工、提高劳动生产率,实现农村贫困人口持续稳定就业和增收。
加强贫困劳动力职业教育培训。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智。职业教育培训是促进贫困人口稳定就业实现脱贫的重要方式。一些贫困户发展动力不足,缺乏职业技能是第一位的原因。坚持扶贫与扶智相结合,关键是让贫困家庭小孩接受更多普通教育,让贫困劳动力接受职业技能培训。一方面,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和农村实用技能培训,推动贫困劳动力向技能型、稳定就业型劳动力转变。另一方面,关注就业重点群体,包括农村转移就业劳动者、就业困难人员等群体,并聚焦贫困地区特别是“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地区,加大贫困劳动力技能扶贫工作力度。
(摘编自莫荣《促进贫困人口稳定就业》)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近三年输出了150万左右的劳动力,大约占总人口的七成。
B. 要夯实就业扶贫的坚实基础,就必须要促进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贫困地区梯度转移。
C. 促进农民增收、使农村贫困人口持续稳定就业,可以通过推进农业产业扶贫来实现。
D. 缺乏职业技能造成贫困户发展动力不足,故治贫的主要任务是加强职业教育培训。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在论证结构上采用了总分结构,先提出观点,然后从多个角度分别进行论证。
B. 文章运用对比论证、举例论证,既有正反对比,又有事实支撑,增强了论证力度。
C. 文章用正安县吉他产业园的事例,证明了就业扶贫与产业发展相结合是可行路径。
D. 文章论证中两次用到了“一方面”“另一方面”,体现了论证的条理性。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解决了就业问题就是解决了最大民生问题,有助于完成决胜脱贫攻坚目标任务。
B. 深度贫困地区,除了劳务输出之外,还应加大贫困劳动力技能扶贫工作的力度。
C. 输血不如造血,文章中的就业扶贫措施有利于实现深度扶贫,是为扶贫“造血”。
D. 扶贫先扶智,让贫困家庭小孩接受职业技能培训是坚持扶贫与扶智相结合的关键。
【答案】1. C    2. B    3. D
【解析】
分享到: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