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阅读:选自《反经 · 先胜》,有删改 孙子曰:善用兵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何以明之?

10-07
摘要: 文言文阅读。
孙子曰:善用兵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何以明之?
梁州贼王国围陈仓。乃拜皇甫嵩、董卓,各率二万人拒之。卓欲速进赴陈仓,嵩不听。卓曰:“智者不待时
文言文阅读
孙子曰:善用兵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何以明之?
梁州贼王国围陈仓。乃拜皇甫嵩、董卓,各率二万人拒之。卓欲速进赴陈仓,嵩不听。卓曰:“智者不待时,勇者不留决。速战则城全,不救则城灭。全灭之势,在于此也。”嵩曰:“不然。百战百胜,不如不战而屈人之兵。是以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不可胜在此,可胜在彼。范蠡曰:“时不至,不可强生;事不究,不可强成。”此之谓也。彼守不足,我攻有余。有余者,动于九天之上;不足者,陷于九地之下。今陈仓虽小,城守固备,非九地之陷也;王国虽强,而攻我之所不救,非九天之势也。夫势非九天,攻者受害;陷非九地,守者不拔。国今已陷受害之地,而陈仓保不拔之城。我可不烦兵动众,而取全胜之功,将何救焉?”遂不听。王国围陈仓,自冬迄春八十余日,城坚守固,竟不能拔。贼众疲弊,果自解去。
嵩进兵击之,卓曰:“不可。兵法:‘穷寇勿迫,归众勿追。’今吾追国,是迫归众、追穷寇也。困兽犹斗,蜂虿有毒,况大众乎?”嵩曰:“不然。吾前不击,避其锐也。实而备之,强而避之,锐卒勿攻,兵之机也。今而击之,待其衰也。所击疲师,非归师也;国众且走,莫有斗志。以整击乱,非穷寇也。”遂独进兵击之,使卓为后拒。连战,大破。国走而死。卓大惭恨。
孙子曰:“怒而挠之。”言待其衰也。又曰:“卑而骄之。”言敌怒而进兵,则当外示屈弱,以高其志,待其归,随而击之。又曰:“引而劳之。”言因其进退以观其变,然后攻其不备,出其不意。此兵家之胜,不可传也。
(选自《反经 · 先胜》,有删改)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今吾追国/是迫归众/追穷寇也/困兽犹斗/蜂虿有毒/况大众乎?
B. 今吾追国/是迫归众/追穷寇也/困兽犹斗蜂/虿有毒/况大众乎?
C. 今吾追国/是迫归/众追穷寇也/困兽犹斗蜂/虿有毒/况大众乎?
D. 今吾追国/迫归/众追穷寇也/困兽犹斗/蜂虿有毒/况大众乎?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董卓,利用汉末战乱和朝廷势弱占据京城,废少帝立汉献帝并挟持号令,东汉政权 从此名存实亡。
B. 陈仓,位于陕西省西部,汉刘邦暗度陈仓、诸葛孔明两伐祁山等重大历史事件都发生在这里。
C. 九天,意思是天的最高处,形容极高,此处指帝王。
D. 孙子兵法“怒而挠之”,指的是对于易怒的敌人,要用挑逗的方法激怒他。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孙子认为善于用兵打仗的人,首先要创造条件,使自己不致被敌人战胜,然后等待和寻求战胜敌人的时机。
B. 如果没有具备九天之势,那么进攻者就要受害;如果还不到九地之陷的困境,那么就不会被攻破。
C. 梁州贼王国围困陈仓,董卓欲迅速奔赴陈仓救援,但皇甫嵩不听,认为陈仓具有九天之势,不用兴师动众。
D. 被激怒的敌人要进兵,那么就要外表上显出屈从软弱的样子,麻痹敌人,等敌人放松了警惕,就要及时进攻他。
13.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智者不待时,勇者不留决。速战则城全,不救则城灭。
(2)实而备之,强而避之,锐卒勿攻,兵之机也。
14. 梁州贼王国围困陈仓,皇甫嵩先是不同意董卓领兵速战的建议,后又带兵进攻,请分别概括皇甫嵩不战又战的理由。
【答案】
分享到: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