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两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塞上曲二首·其二 戴叔伦 汉家旌帜满阴山,不遣胡儿匹马还。

06-14
摘要: 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的两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塞上曲二首·其二
戴叔伦
汉家旌帜满阴山,不遣胡儿匹马还。
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王门关[注]。
碛中作
岑参
走马西

【14题详解】
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理解鉴赏能力。这是一道综合考核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的题目,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
B项,“表达了自己对家乡的思念”错误,以戴叔伦之见,班超的爱国主义还是不够彻底,他不应提出“生入玉门关”,也无须提出“生入王门关”,安心报国就是了。
故选B。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把握诗歌情感态度、表达技巧的能力。答情感题,不仅要借助诗词的字、词、句和所用意象来分析诗歌的感情,还要联系作者的写作背景和准确理解所用典故等,进行综合解读。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的答题模式:第一步:指出何种手法;第二步:结合诗歌内容分析;第三步:指出这种手法的表达效果。《塞上曲》翻译:我巍巍大唐的猎猎旌旗在阴山飘扬,突厥胡人胆敢来犯定叫他有来无还。作为子民我愿以此身终生报效国家,大丈夫建功立业何须活着返回家园。戴诗抒发感情比较直接,直抒胸臆,“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直接表明了诗人渴望效力国家的宏伟志向。《碛中作》翻译:驰马西来仿佛已经到了天边,自从离别家乡已见两度月圆。今天夜里不知将到哪里住宿,平沙莽莽一望无际不见人烟。《碛中作》是唐代诗人岑参的作品。此诗描写作者辞家赴安西在大漠中行进时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初赴边塞的新奇之感和远离家乡的思亲之情,同时也显现出一种从军的豪情。全诗选取了沙漠旅途中的一个剪影,以雄健的笔触,描述了驰骋塞外、随止随歇的军旅生活,语言自然遒劲,意境雄浑壮阔。诗人回顾两个月的行程,如今宿营在广袤无垠的大沙漠之中,在叙事中,巧妙地寄寓细微的心理活动,含而不露,蕴藉感人。在诗人笔下,戎马生涯的艰苦,边疆地域的荒凉,正显示诗人从军边塞的壮志豪情和边塞生活艰苦所引发的边愁。
【点睛】诗歌的技巧主要包括表现手法、抒情手法、描写手法以及修辞手法。描写手法包括:(1)衬托,分正衬和反衬。反衬又有动静衬、声寂衬、乐景衬哀情、哀景衬乐情;(2)联想和想像 (又叫虚实结合);(3)对比;(4)白描。修辞手法包括:比喻、拟人、夸张、双关、用典,此外还有设问、反问、借代、对偶等。表现手法主要有渲染、烘托等。抒情手法主要有直抒胸臆、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等。答题步骤: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结合诗句阐释为什么是用了这种手法,此手法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
 
分享到: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