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鞅师承儒家,却转行法家之道,他在《商君书·画策》中说:“仁者能仁于人,而不能使人仁,义者能爱于人,而不能使人爱,是以知仁义之不足以治天下。”这说明当时

10-04
摘要:   商鞅师承儒家,却转行法家之道,他在《商君书·画策》中说:“仁者能仁于人,而不能使人仁,义者能爱于人,而不能使人爱,是以知仁义之不足以治天下。”这说明当时 

  商鞅师承儒家,却转行法家之道,他在《商君书·画策》中说:“仁者能仁于人,而不能使人仁,义者能爱于人,而不能使人爱,是以知仁义之不足以治天下。”这说明当时

  A. 以仁义治天下成为主流意识

  B. 儒家与法家追求的目标相悖

  C. 儒法在实践中出现融合倾向

  D. 法家意识到教化作用的局限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依据材料“仁者能仁于人,而不能使人仁,义者能爱于人,而不能使人爱,是以知仁义之不足以治天下。”结合所学可知,商鞅认识到儒家教化作用的局限性,从而转行法家之道,因此D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依据材料“仁义之不足以治天下”结合所学可知,当时儒家“仁义治天下的思想”并未成为社会主流意识;B选项错误,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儒家和法家追求的目标都是“治天下”,只是实现方式不同;C选项错误,依据材料可知,商鞅否定儒家治国思想,转行法家之道,说明两者并未融合。故正确答案为D选项。

分享到: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