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修其身,后治其国

05-01
摘要:   《礼记》中有这样一句话:“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时代潮流涤荡,中国发展迅速,要想不被淹没在时代洪流之中,我

  《礼记》中有这样一句话:“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时代潮流涤荡,中国发展迅速,要想不被淹没在时代洪流之中,我们唯有先修其身,后治其国,完美“主景”以后才能更好的与“背景”融合,组成一幅绝美画卷。

  国家永远是一个人最坚强有力的后盾,是一个人的名片,是“背景”。上世纪初清政府没落,中国沦为殖民地,被各大列强蚕食鲸吞,奄奄一息。在这种破败的“背景”之下,国人也变得愚昧庸俗,下意识的将自己归为下等,盲目无知,如同行尸走肉,东方雄狮也因此沉睡不醒。而现如今,改革开放的春风拂面,经济和科技上质的飞跃,中国也跻身于国际舞台,国人不再崇洋媚外,而是昂首挺胸,在新的强大“背景”之下,可以大声喊出“我是中国人”。

  诚然,成长背景始终是背景,起到的只有衬托和修饰的作用,真正使一幅画动人心弦的,是它饱满的“主景”。曾国藩说过:“大处着眼,小处着手。”我们要完成一幅画,必须从细致入微处先着手,而后着眼全局。故先修其身,后治其国。就我国而例,从清政府时的破败不堪、任人宰割,到如今的自信高昂,可谓是质的飞跃。要知道促成质变的是量变,在那个黑暗的时代,正是因为我们民族有抬头仰望星空的人,我们才得以不没落。要不是个个志气高昂、家富五车的学者在修其身以后,以笔为矛刺破长空,光明又怎会来临?鲁迅的弃医从文,“愿所有中国人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谭嗣同的“去留肝胆两昆仑”;胡适的“宁鸣而死,不默而生”……要不是他们手中的如椽大笔,又怎警醒人们苏醒,又怎能有东方雄狮的觉醒?

  完美“主景”,融合“背景”固然重要,但二者的结合却更为重要。“主景”要符合“背景”,“背景”要映衬“主景”,如此才能至善至美。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必须清楚这一点。在时代潮流涤荡之下,我们要先做好眼前事,努力学习,修其身,这样才能当国家需要之时报效,在一个个冬天来临之时,用自己的能力融化冰川,散尽凛冬。

  梁启超说过:“少年强则国强。”可见我们每个人都对中国的发展至关重要,就像“主景”对“背景”的作用一样。功成不必在我,功力必不唐捐。纵有千古,横有八方,修身治国,来日方长。

分享到: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