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成下列小题。 师说 [唐]韩愈 ①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02-16
摘要: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师说
[唐]韩愈
①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

18. 退之    19. B    
20. 以孔子没有固定的老师而是广泛向他人学习,甚至向不如自己贤德之人拜师的事情为例,进一步阐明从师的必要性,与开头“古之学者必有师”的观点形成呼应;并推导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的结论。    
21. 肯定李蟠“不拘于时”从师学习的行为,也肯定他追慕先秦古文且学有所成。针砭时弊,批评士大夫阶层不从师学习的社会风气,表达自己作为士人阶层内心油然而生的忧虑。
【解析】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识记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
韩愈,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州市)人,唐代中期大臣,文学家、思想家、政治家,世称“韩文公”、“韩昌黎”,与柳宗元一起倡导古文运动,位居“唐宋八大家”之首。他的“名”和“字”的意义相左,起互补的作用。
故应填“退之”。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的含义和用法以及考查名句名篇识记和默写的能力。
方框前的句子的意思是现在的一般人,他们(的才智)低于圣人很远;方框后的句子“耻学于师”意思是以向老师学习为耻,前后两个分句是转折关系。“其”作连词时,表假设、揣测、选择关系,无转折关系,排除D;“以”作连词时,表目的,译为“来”。相当于“而”,表示并列、修饰、递进,没有转折关系,排除A项;“则”作连词相当于“而”,表转折关系情况较少,本题为课内文言文,同时又考查课内文言文的默写的能力,排除AC;“而”多用作连词,表转折关系,译为“却”。
故选B。
【2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的能力。
题目要求分析第③段举例论证的作用,先明确事例,然后从内容、结构、效果等角度加以分析即可。
内容上,第③段以孔子为例,指出古代圣人重视师道的事迹,进一步阐明从师的必要性和以能者为师的道理;
结构上,这一段开头先提出“圣人无常师”的论断,与第①段“古之学者必有师”呼应,并且往前推进一步,由“学者”推进到“圣人”,由“必有师”推进到“无常师”;
效果上,因为孔子在人们心目中是至圣先师,举孔子为例加以论述更有代表性,能加强说服力。由此得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结论,这种以能者为师的观点恰恰印证了“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观点。
【2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探究作者的写作目的和写作意图的能力。
题目要求概括本文的写作目的,首先要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明确作者的写作思路,然后结合写作背景和中心论点分析作者的写作目的即可。
全文共四段,第①段提出中心论题,并以教师的职能作用总论从师的重要性和择师的标准。文中紧扣“道”字,从“传道”“闻道”到“师道”阐明道之有无是择师的唯一标准,一反时俗,将贵贱长少排出标准之外,为下文针砭时弊张本;第②段由感慨“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开始,到慨叹“师道之不复可知矣”结束,重点批判士大夫之族不重师道的错误态度和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第③段以孔子为例,指出古代圣人重视师道的事迹,进一步阐明从师的必要性和以能者为师的道理;第④段赞扬李蟠“不拘于时”“能行古道”,说明写作本文的缘由。“不拘于时”的“时”指“耻学于师”“惑而不从师”的社会风气。“古道”指“从师而问”,以“闻道”在先者为师的优良学风。从而总结全文主旨,点明主题。
综上分析,由文中“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可知,作者直接的写作目的在于肯定李蟠“不拘于时”从师学习的行为,也肯定他追慕先秦古文且学有所成;联系当时士大夫“耻学于师”的社会风气,作者通过写作《师说》一文提出“古之学者必有师”的观点,批评士大夫阶层不从师学习的社会风气,表达了自己作为士人阶层的忧虑之情,以达到针砭时弊的目的。
参考译文
分享到: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