勋章重量

10-07 敬业   事迹   爱国
摘要:   从20后到80后,从教师到院士,从军人到英雄,国家勋章、友谊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的人生呈现着不同的精彩,焕发着别样的光芒。但若将他们的人生抽象,便会得到如下共同的关键

  从20后到80后,从教师到院士,从军人到英雄,国家勋章、友谊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的人生呈现着不同的精彩,焕发着别样的光芒。但若将他们的人生抽象,便会得到如下共同的关键词。

  首先,是信仰与信念。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说,小到一个人、一个集体,大到一个政党、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只要有信仰、信念、信心,就会愈挫愈奋、愈战愈勇,否则就会不战自败、不打自垮。

  在获奖者的身上,我们看到的正是这样的力量。始终激励他们的,是对伟大祖国的热爱;始终支撑他们的,是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共产主义信念;始终促进他们的,是“用毕生所学为党和国家作贡献”的铮铮誓言。

  无论是60多年深藏功名,一辈子坚守初心、不改本色的张富清;一生致力于杂交水稻技术研究,为我国粮食安全、农业科学发展和世界粮食供给作出杰出贡献的袁隆平;还是坚定捍卫国家利益、提升我国国际话语权的李道豫……若没有这份信仰与信念,是不能将胸中的信仰之火长久地燃烧下去的。

  其次,是匠心与执着。信仰不是虚无缥缈的,而是具体实在的,见之于一事一业中,体现在一言一行里。慎终如始,则无败事。始终用初心、匠心,执着于一事,人生才能创造出卓越。

  在这里,舍其一生,只为铸就一样国之重器的核潜艇之父黄旭华;60多年致力于中医药研究实践,带领团队攻坚克难,解决抗疟治疗失效难题的屠呦呦;与共和国共同成长,见证中国当代文学发展之路,老而弥坚的文学创作者王蒙;长期扎根大漠,潜心石窟考古研究的敦煌女儿樊锦诗……他们的经历为匠心与执着做下注脚。

  最后,是崇德与向善。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中华民族是重视道德、崇尚修德的民族,历来强调“道德当身,故不以物惑”。

  在爆炸瞬间将战友推离,用自己的生命换回部队其他人员平安的申亮亮;用退伍抚恤金建图书室、办夜校,25年带领群众治山治水、脱贫致富的残疾军人朱彦夫;主动承担28名上海孤儿的养育任务,用半个世纪的真情付出诠释大爱无疆的都贵玛……在共和国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的获得者身上,我们见证了崇德与向善的力量。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物质财富要极大丰富,精神财富也要极大丰富。”世界东方的这片热土,在奋进中发展,在变革中新生。我们的共和国,正是有了这样的功勋获得者,才真正挺起了脊梁。他们不仅为我们创造了物质财富,更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勋章的重量,是由他们的爱国敬业崇德向善等优秀品质撑起的。最为新时代的接班人,我们要铭记这些英雄的事迹,以勋章获得者为榜样,高举爱国旗帜,为勋章的重量加码!

分享到: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